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肥西县官亭镇紧扣政策导向,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强组织、育人才、兴科技”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坚持组织引领,共筑发展合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经济优势、群众能动性有机结合,整合村级土地资源、闲置资产及政策资金,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四方联动机制。与肥西县足丰粮食专业合作社、官亭林海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优质农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依托企业百余套现代化农机装备及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创造日均80-100元的灵活就业岗位600余个,落实农资补贴、农技培训、农业保险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带动户均年增收1.4万元。引导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利益链,共计吸引462户农户入股122万元,其中18户脱贫户以劳动力或赠股形式入股2.7万元,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夯实人才支撑,激活创新动能。官亭镇着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业劳动者。精准匹配10名科技特派员帮助理清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对农业产业生产、管理等进行指导服务,组织农户参加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飞防操作、蔬菜种植等培训12次,覆盖农户300余人次,推动传统农民向“技术能手”转型。选派4名村居书记前往山东省参加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专题培训班,组织31名骨干力量先后前往柿树岗乡周楼村、官亭镇金郢社区等示范样板村学习先进经验,开拓发展思路。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参与合作社管理,发挥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合作社+电商”“休闲农业+”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助推农家蔬菜、白鹅养殖等特色产业从“土特产”升级为“金招牌”。
强化科技赋能,引领转型路径。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通过迭代农事工具、加强村企共建和品牌化运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全力推广使用高效、专用、智能化农机,半店社区、团结村等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使用旋耕机、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开展春耕生产活动,节省人工投入、减轻劳动强度、增加肥药利用效率。官亭镇21家合作社积极种植安徽省农科院专家及其团队精心培育的长寿菜,与王仁和集团签订2200余亩长寿菜种植订单,形成“四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质量标准、销售渠道,实现“种苗到田、技术到户、收购到村”的全链条服务。官亭镇金郢社区联合周边8个村(社区)打造“金郢花”品牌,引进金银花深加工生产线等,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