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持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紫蓬镇通过夯实“载体链”、建强“实训链”、聚焦“群众链”,努力建设高素质、规范化、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基层党员教育提质增效、破土冒尖。
夯实“载体链”,形式上出实招。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肥西先锋”等理论学习平台,及时推送党组织近期动态、党务知识等学习资料1200余条,确保党员学习“不打烊”“不断线”。目前已有超过1150名党员注册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党员培训覆盖率高达80%,月均学习时长稳定在20小时以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党课视频、电教片等内容,将传统的线下党课搬到线上“云课堂”,通过线上直播、录播等形式,使党员能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随时随地接受党性教育,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用好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前往庐江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安徽党风廉政教育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12场次,切实把“红色资源”打造成为农村党员锤炼党性的“大熔炉”。
建强“实训链”,内容上挖深度。从优秀党务工作者、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典型人物中广泛选拔优秀师资,着力打造一批讲得好、说得深、听得进的师资队伍,解决“谁来讲”的问题,确保因材施教、精准施教。将党课搬到田间地头、庭间小院,挖掘本地五老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约30人,采用“方言土语、乡音俚语”宣讲身边鲜活案例50余件,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身边“乡事”“故事”相结合,解决“怎么讲”的问题,让学习教育更加“接地气、有温度”。面向机关党员、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分门别类打造党员教育课程,推动党员教育培训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解决“讲什么”的问题,针对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年老体弱等重点党员,组建33支送学小分队,“一对一”上门帮读、交心谈心,确保党员经常性教育不漏一人。
聚焦“群众链”,成果上求突破。选拔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干部作为“头雁”,带领31个网格工作小组,走好服务基层“第一方阵”,与困难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定期深入一线走访、电话慰问、节日送温暖等方式,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所需”,发挥服务“所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0余件,扎实推动基层治理取得实效。“群雁”齐飞,打造服务型党员队伍,组织全镇机关800余名党员活跃在群众一线,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积极开展走访慰问、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73场次,在实践服务中接受党性锻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