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派镇:深耕“爱新+” 共创“和”家园
——助力打造“爱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
上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要求把创新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切实抓实抓细出成效。近年来,上派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依托古埂社区“和”家园居民活动中心,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推动,新阶层人士深度参与”的原则,按照“有党的组织、有统战力量、有骨干队伍、有工作阵地、有制度规范、有专门经费、有主题活动、有工作品牌”的八有标准,着力打造“爱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地建设。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在抓好“两手”上见实效。一手抓引领。通过成立阳光爱心社党支部,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引上路、领进门”。一手抓服务。主要是通过政策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等,暖心留人助发展,为把新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打好基础。
加强思想引领,提升工作动力。古埂社区“爱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基地建设的主线,围绕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重要时间节点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健全联系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同时积极利用“爱新+”新阶层实践创新基地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及时开展政策法规学习、传递工作信息。通过交流学习、座谈会、外出培训等形式,加强与新阶层人士的联谊交友,形成互助、和谐、共同进步的美好局面。
打造特色品牌,培育骨干队伍。阳光爱心社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源源不断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以公益项目为纽带,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的方式把他们有效组织起来,发挥骨干作用,带动越来越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打造成立了以残疾人和残困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爱新@希望之光”、以空巢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爱新@情暖空巢”、以残困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爱新@欢乐童年”、以1954年前入伍的退伍老兵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爱新@祖国卫士”四个子品牌项目。截至目前,“爱新+”志愿服务队项目登记在册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志愿者已达121人,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800场次,累计服务时长逾70000小时,服务近万人次。
加强统筹调度,落实要素保障。古埂社区以“和”家园居民活动中心为基地,以阳光爱心社为平台,深入打造新阶层统战工作特色品牌“爱新+”工程,让新阶层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由临时变为经常,由户外搬到室内,做到服务与活动日益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和”家园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新阶层人士的家园。“爱新+”实践创新基地一方面通过党政部门支持、代表人士捐助、与其他部门和群团组织共享资源等方式,为开展工作提供相对固定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承接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志愿服务项目的方式,做好项目对接,获取多方面活动支持,充分做好条件保障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严格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志愿服务水平,上派镇古埂社区“爱新+”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要求做到“六有”,有办公室、有牌子、有活动阵地、有宣传栏、有办公设施、有专项经费。实践创新基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联络员。建立“三簿一册”,即志愿服务对象信息登记簿、志愿服务走访记录簿、日常工作会议记录簿、志愿服务队成员花名册,规范开展新阶层人士志愿服务活动。
接下来古埂社区“爱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将不断强化阵地作用,继续以满足各类志愿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提供方便、优质的特色志愿服务,将活动更加精细化、项目化、常态化。以“爱新+”项目为抓手,把阳光爱心社现有的爱心志愿服务队与“爱新+”新阶层志愿服务队进行有机融合,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社工机构,以居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服务居民,形成社区服务居民,居民反馈社会的良好局面。(吴浪涛)
责任编辑:吕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