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传乡:集体经济“破壳”起飞 托起乡亲“共富梦”
肥西县铭传乡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生态人文乡镇,该乡不仅是台湾首任巡抚、爱国将领刘铭传的故里,更有着5.8万亩的山林和当地最大的人工水库,但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却未能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契机,“穷根”愁坏了一代又一代铭传人。近年来,该乡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将盘活闲置资源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精准发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破壳重生”。
让集体产业落地生根发芽,结出脱贫致富果实。“从穷变富,不能靠喊口号,村里要想真正的能为群众做些事,首先集体经济的家底要厚实。”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涂志林介绍道,去年村里在征得村民们的同意下,将150亩的荒山和120亩水面流转给了一家颇具实力的生态农业企业,种起了精品果树、养起了生态鱼,搞起了体验式研学游,每年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12万元,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村里还采用“资源变资产”方式入股生态农业产业,带动当地的14贫困户每年共计增收8000元。“下一步,等产业发展起来,我们村还要依托现在的美丽乡村基础搞生态农家乐,办体验式民宿哩!”据了解,仅2020年铭传乡就有5个村(社区)将通过项目建设或发展特色产业使得村集体经济增长5万元至20万元不等,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突破。
将公益性岗位用在紧要处,圆群众就业增收梦。谈到公益性岗位对村里发展和群众增收的作用,该乡农林村的公益性岗位受益者顾德周大爷感触颇深,他激动地说道:“村里安排贫困户和闲置劳动力干起了保洁、道路养护……只要按照要求干好活,一年能增收近2万元,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生活上的难题。”据该乡党委副书记赵琼介绍,铭传乡将原来用于市场化运营的一些资金整合起来,以村居的人口、面积、经济体量、工作量等标准为依据合理分配给各村用于公益性岗位使用,并制定了一整套严格、谨慎、细致的考核管理制度,这样既增加了村里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又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就业增收问题,仅今年铭传乡就拨付资金近1000万元,提供保洁环卫、道路养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400余个,帮助贫困群众、闲置劳动力就业增收。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预计到今年底,铭传乡将有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全面实现1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新腾飞。(陈家乐)
责任编辑:刘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