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镇赵桥村:党建引领“空壳村”变身“实体村”
赵桥村位于丰乐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共有10个村民组,408户,168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44人,村集体经济几乎空白,被列为肥西县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面对集体收入为零、产业项目少、群众收入低的现状,2014年,新“两委”班子上任后坚持以党建工作统领全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谋划,艰苦奋斗,在2016年10月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万元。近年来,赵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党支部更是获得“丰乐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肥西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在建强基层组织上出实招。党支部坚持“狠抓党建促发展、夯实基础促扶贫”的工作思路,从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入手,打出一套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组合拳。一是抓思想强素质。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员理论武装,引导党员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二是抓队伍强核心。以争创“三星级”村(社区)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村两委干部工作制度,坚持执行周工作例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村级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抓制度强基础。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严格规范组织程序,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落实村民组长和普通党员“双十分”考核,细化村民组长和党员考评指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区位优势,在拓宽致富渠道上下功夫。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多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发展光伏发电以及入股产业园等方式,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万元。一是摸清集体家底。成立工作小组,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辖区内所有可利用资源,包括农田、水面、树田、房屋、荒滩废埂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摸排,尤其是对优势较大的连片平整土地、连片大面积水面、连片空置房屋、品种规格较高的树木等资源整理汇总,此外,通过司法程序依法收回一处不良使用土地资源,充分摸清群众发展意愿,为后期规划打造、招商引资夯实了基础。二是挖掘资源增收。通过发包、租赁、合作等方式,对闲置房屋、土地、水面等集体资源开发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对村集体蔬菜大棚、村级光伏等扶贫资金投入产生的集体资产收益进行分红和量化,让贫困户增收致富。调整扶贫产业园运行模式,经营权收归村集体股份合作社所有,并与现租赁户签订委托管理合同,进一步提升村集体收益,并提高群众收入。三是探索自主经营。在前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建立赵桥村稻虾养殖基地,利用村集体和选派资金入股,争取政府在政策、技术及其他资源上进行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值,帮助效益率较低的土地实现成片流转,并为群众提供就近劳务机会。
创新农业产业,在打造赵桥品牌上做文章。一是发展现代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着力打造包括苗木基地、瓜蒌子产业园、蔬菜大棚扶贫产业园、樱花林、稻虾基地和盆花栽培基地的村主干道沿线产业带,后期尝试发展小规模、季节性的“乡村半日游”,持续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赵桥村的造血功能。二是打造特色苗木。近三年着力实施标准化苗木基地建设,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实施单位,流转村民闲置土地,进行苗木花卉种植,目前已建成60亩,主要种植红榉树、海棠球、红叶石楠球等苗木,预计两年内可以投入市场销售,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充分依托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在整合土地资源和活跃各种生产要素上的优势,有规划、有步骤地盘活土地资源,吸引企业投资。目前,已与浙江盆花培育企业签订一期35亩的土地流转协议用于盆花种植。
从一无所有到小康殷实,从“空壳村”到“实体村”,近年来,赵桥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带领群众不等不靠,真抓实干,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主攻点和突破口,积极发展脱贫产业,让昔日“一穷二白”的贫困村逆袭为“诗画丰乐”的示范村。(桂点)
责任编辑:陈柏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