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肥西先锋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肥西县:“三点发力”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作者: 宋鹏飞 信息来源: 安徽先锋网 肥西先锋 发布时间:2025-04-15
[字体:  ]

 

肥西县:“三点发力”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 64.jpg

 

近年来,肥西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通过动态管理、助力学习、激活作用三项举措,实现流动党员“个个都在组织、常常参加活动、处处发挥作用”,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有为有效。

精准搭建“数据库”筑牢管理根基。建立健全“双边共管、双向互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每月沟通联系流动党员生活思想情况,切实加强与流入、流出地的联系,确保“流动有踪、管理有序”。制定发布《全县基层党组织流动党员管理责任清单》,发动红色小管家、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非公党建指导员等力量,开展进村、进社区、进园区、进工地、进商圈等行动。依托“党建智慧+”线上平台推出流动党员“归队码”,并在421个党群服务阵地张贴流动党员“归队码”,引导党员扫码报到,实现信息“码上”采集。依据组织摸排和自主填报信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现党员基本信息、流动去向、组织隶属、学习教育、作用发挥、困难需求等“六个清楚”,累计摸排流出党员302名、流入党员780名。建立流动党员线上档案,实行网格员包保联系制度,把流动党员纳入党建网格管理,党建网格员“每月一摸排,每季度一跟踪”,以上门走访、电话、线上等方式保持联系,流动党员按照责任要求,通过“归队码”线上报备动向,每月填报思想、就业和生活情况,日常情况计入党员线上档案,现已收集流动党员主动报告信息463条。

创新设立“互助圈”构建服务生态。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八有八建”建设,用好党群阵地、“歇歇角”驿站、产业园区等场所布设流动党员活动服务中心,就近就便纳入服务管理。推行党员结对互助模式,由责任心强、活跃度高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组成互学互助小组,针对性开展送学上门行动,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定期寄送“红色包裹”等方式为1100名流动党员送学上门,确保“流动不流学”。用好“党建智慧+”小程序、“肥西先锋”公众号等平台,开辟流动党员“云上指尖学堂”,设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教育基地”等学习专栏,以图文形式发布学习内容,为流动党员提供更符合阅读习惯、更贴合生活实际的党务知识,党员可随时随地通过平台获取党务知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列入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与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累计向流动党员推送各类学习内容6560条,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120余场,覆盖流动党员3264人次。

用心打造“栖西地”激活先锋动能。不断汇聚合力,激励流动党员在岗位争先、为社会奉献。建立“栖西365”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定期研判机制,每月对流动党员线上档案进行分析,根据流动党员年龄结构、职业特征、感受反馈等情况,提供定制化暖心服务。建立建强流动党员关爱机制,探索开展暖“流”行动,聚焦流动党员“急难愁盼”,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指导、权益保障、子女教育等各类帮助。在妇女节、植树节等节日之际,举办“巾帼座谈”“种廉洁树 育清风林”等活动,通过分享沙龙、座谈会、“党建智慧+”平台意见反馈等形式,鼓励流动党员分享工作中的点滴感悟、生活里的困难挑战,点对点了解流动党员生活难题,精准记录并进行一对一帮扶。截至目前,收集流动党员意见建议325条,办结率达100%。聚焦破解“作用难发挥”问题,打造“新肥西人”融入计划,利用流出党员春节等集中返乡时机,积极开展党员冬训春训、“我为家乡作贡献”等活动186场次,结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分红大会等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书记三人行”等新媒体账号同步直播带岗,102名流动党员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责任编辑:张晓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