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肥西先锋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紫蓬镇:搭建协商平台 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作者: 戴晓娟 信息来源: 紫蓬镇 发布时间:2024-12-05
[字体:  ]

紫蓬镇.jpg

 

 

近年来,肥西县紫蓬镇着力强化“政协+人大”联络站阵地建设,巧用“宣、防、调”三字方针,搭建多元化协商议事平台,扎实推动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切实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质效,有效控制矛盾纠纷上行,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宣”字为要,激发群防群治“驱动力”。该镇秉持“线上服务不打烊,线下宣传不断线”的工作理念,根据辖区老年人、妇女儿童占比较大的现实情况,突出重要时间节点,如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等,开展分众化、对象化的专项普法活动。此外,组织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力量深入村组一线,向广大居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及预防电信诈骗主题,优化普法内容,深化群众记忆点,确保法律知识深入人心。积极引导、鼓励辖区居民自发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法律读本3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0余人。

“防”字为先,聚焦主防调解“千条线”。该镇聚合多方力量,组建起由村居“两委”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法律顾问、村民组长等共同参与的调解团队。通过运用党群议事“四事四权”工作法,让群众“说事、议事、主事、监事”,增强群众对村里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针对矛盾纠纷调解、平安建设推进、小区治理优化、环境整治提升等领域的具体问题,紫蓬镇采取阵地前移、力量下沉的策略,不断延伸服务半径,拓宽服务路径,以“短、平、快”的方式,精准把准群众工作“脉搏”,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每村均配备5—10人不等的兼职调解员及1名法律顾问。通过多方协作,全力做好政策解释、问题联办、矛盾调解及回访反馈等工作,实现了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一体化推进”,极大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调”字为主,开具矛盾化解“金钥匙”。该镇建立“霞满天”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政协在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中的机制优势,构建以人大代表联络站、警民联调室、N个网格调解员组成的“1+1+N”工作服务体系。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依托小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打造“熟人网格”,通过常态化实施“六情”走访、平安巡防、网格协商议事、日常巡查等措施,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确保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畅通无阻,不断强化矛盾纠纷多渠道收集与多元化解,以“民声”定“民生”,让“实事”真“实施”,促“成效”变“长效”。截至目前,政协委员工作室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18件,人大代表联络站成功调解各类矛盾110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案件12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8个。

 

责任编辑:但德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