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镇三合村——刘贤应
项目类别:党建类
项目名称:健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工作机制
项目简介:三合村总人口1385人,13个村民组,三合村党支部共有39名党员,一名预备党员和一名发展对象,下设四个党小组,建立活动室,完善党员活动制度,定期召开党小组会议.我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在外务工党员多,结合我村党支部现有情况如何健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工作机制从以下几点做起:1、积极推进创新型“党建+网格化”工作,将村民小组组长落入网格化制度,以管理和办好民生实事的模式相结合,在实践中,就应以党员为主体,创新活动载体,努力在完善网格制度、加强党建宣传、提供精细化服务、构建和谐等方面做深做实,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突出党建引领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每个网格员对应的村民组实施动态监管、及时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目的就是把党的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各个环节,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工作全过程。其一,实现党建网格“一网通”。积极推行“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党组织服务模式,按照村建党支部、片区党小组、村民小组为网格员,逐步形成以村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村民组长—党员中心户为基本框架的党建网格化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其二,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村民组开展疫情防控、反诈宣传、法律宣讲、等志愿服务,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3、培育基层组织,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着力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最快速度解决问题,真正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时间节点安排:2022年3月份前,完成好宣传工作。
2022年6月份前,完善好村民小组长网格化管理网格员人员确定工作,并开展好第一次网格员培训工作。
2022年9月份前,开展一次网格员集中活动,增强网格员履职积极性和工作能力。
2022年年底前,开展年末考评,对网格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于优秀网格员予以奖励。
项目类别:发展类
项目名称:申报蚕桑产业园
项目简介:山南镇三合村位于山南镇西南部,现有人口410户1385人,分布有13个村民组4个党小组,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现贫困户36户56人。蚕桑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大、一年投资多年受益。蚕桑不仅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而且桑树拥有发达的根系、耐旱、耐寒、耐贫瘠,又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改善生态、劳动强度小、绿色无污染等优点,特别适合我们江淮分水岭地区栽植。经过几十年来的恶劣气候和市场波动等考验,目前我们县桑园面积和产量跃居全省第二位,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它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更是环境友好型产业,被我县列入六大产业之一,也是合肥地区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茧丝绸产品已进入千家万户。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21世纪国际消费的主流之一。市场风险分析:我国桑蚕产业已经形成了长期存在的、基本完善的市场。但是受病害等因素影响,市场并不是很稳定,在一定的时期会出现价格的波动。项目建设包含:1.标准养蚕大棚4个,每个长60米,宽10米,面积600平方米。标准养蚕大棚总共240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130元,计31.2万元。2. 小蚕室设备3. 100亩桑园土地耕翻;每亩费用1200元,计12万元。4. 小蚕共育室蚕箔1000个;每个价格65元,计6.5万元。5.塑料折簇12000片;每个9元,计10.8万元。6.栽种桑苗100亩(8万株强桑-1号),每株桑苗1.6元,计12.8万元。上述建设都为财政资金补助。项目建成后,加上村集体现有的6个3600平方米的大棚,第一年饲养蚕种约100盒,按每盒蚕种产茧40kg计算,产业园年生产鲜茧4吨,按每公斤40元计算,产值约16万元;三年后桑园丰产每年养殖400盒,产业园年生产鲜茧16吨,按每公斤80元计算,产值约16000千克64万元。村每年拿出总资金的百分之6对本村贫困户分红。
时间节点安排:2022年6月份前完成土地耕翻工作。
2022年9月份之前完成大棚、小蚕室新建工作。
2022年年底前完成项目总体建设工作。
项目类别:治理类
项目名称:三合村基层治理1+4+N网格化管理
项目简介:背景意义:为完善群众参与农村治理的渠道,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特色亮点:推进基层治理1+4+N管理模式推动本村工作,利用村现有的残疾人服务站、养老服务中心结合三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开展三合村乡村文明。
治理类项目: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宣传车、微信、QQ等方式宣传,让群众了解并参与乡村治理。2.建立和壮大村民志愿者队伍,从青年学生、老党员,舞蹈、乒乓球、书法等文艺爱好者以及宣讲政策的热心人中征询志愿者,面向村民开展志愿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3.组织开展村集体活动,为残疾人及村老年人开展关怀服务。4.发挥村自治组织作用,以村委会为依托,健全完善村级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广泛听取和收集民意,通过召集村民集体协商议事、决事、办事,做到村事民定,也可以在平时化解村民矛盾,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镇。
时间节点安排:2022年3月份前做好宣传工作。
2022年6月份前完成乡村治理体系志愿队伍建设工作。
2022年9月份前组织3次以上集体活动,主要对村残疾人及老年人开展关怀服务。
2022年12月份前完成乡村治理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张鹏鸣